“博物馆”被“搬”到了课堂上,打造“沉浸式”“互动型”思政教学新样态,让“课堂”与“博物馆”紧密携手,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开口“讲故事”,实现“1+1>2”的思政育人效果。 4月28日,吉林化工学院联合吉化第一实验小学同上一节思政课。

当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满族博物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吉林市水师营博物馆、吉林机器局博物馆共同遇到思政课,当“八旗”遇到“石榴籽”、当打牲乌拉遇见现代产业……孩子们在课堂上聆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密码。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研室主任刘欣和5名大学生理论宣讲员为吉化第一实验小学4-6年级的学生带来了一堂主题为“满馆新思政 ‘吉’聚民族情”的思政课。课程以吉林市满族博物馆为窗口,通过政治、经济、情感、文化四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解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堂鲜活的、多样化的思政课。
吉林市作为“博物馆之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吉林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吉化第一实验小学共同围绕“吉林市的博物馆资源”开展集体备课,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将吉林市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在教育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文明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当好吉林市文化“宣传员”。
(初审:李超 复审:李瑶 终审:沈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