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学校新闻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2级新生开展“青春正当时 奋进新时代”思政课导学专题学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大学生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省教育厅高校思政处、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联合开展“青春正当时奋进新时代”全省高校思政课导学课活动。9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2022级新生开展线上思政课导学课专题学习。




  本次专题主讲嘉宾是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石瑛教授。石瑛教授从大学是一段人生的新旅程谈起,结合习近平总书记7月26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剖析新时代的科学内涵,指出新发展阶段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新时代大学生使命在肩,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圆梦人,更是筑梦人。石教授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土地革命、抗美援朝、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北京冬奥会等不同时期青年人奋发有为的生动事例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时代与个人的辩证关系,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深刻认识时代方位的基础上,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奋斗足迹,书写无悔青春。


  计算2201班张洋铭:“石老师的讲述我受益匪浅,时代洪流看似虚无缥缈,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命运。作为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就是中国梦的圆梦人,所以我们每个青年的梦想也要与振兴中华紧密相连,真正把握住航舵,让这条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道永不偏航,直至到达中华民族复兴的终点。”


  智能2202班毛钥婷:“今天听了石老师的课,如沐春风,有些想法也不再如以前那般幼稚了,内心有颇多感触。课中提及,我们现在正处于‘拔节孕穗期’,心智在走向成熟,但并未完全成熟,我们现在虽是一名大学生,需要思政课对我们进行价值引导。虽然我们会在迎接新的挑战时产生本领恐慌,但只要勇于接受新事物,相信自己,定然会克服这种恐慌。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去迎接每一个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计算2202班唐梓尧:“听过石老师的讲述后,我不禁感慨‘信’的重要。孔子把信置于食、兵之上,曰:‘民无信不立’。孟晚舟事件背后体现的不仅是我国外交的胜利,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日益昌盛的国力。正是因为新时代的中国‘方舟’才能撑起我们成千上万的‘晚舟’,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应当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势和‘一览众山小’的雄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电气2201马少波:“今天有幸听了石教授的‘开学思政导学课’,短暂的一个小时,令我感触颇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我们当代青年是民族复兴伟大进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既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的时代使命。我辈青年需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把个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成就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