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叔十二碳硫醇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此项成果是受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委托开发的新型、环保、高效的叔十二碳硫醇制备工艺。此次签约标志着学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大志与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风云代表签约。

叔十二碳硫醇是丁苯橡胶、ABS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合成的关键助剂,《中国叔十二碳硫醇生产技术与发展前景报告(2024版)》指出,我国叔十二碳硫醇年需求量约2万吨,长期依赖进口。此次成果转化签约不仅能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也为我国化工关键助剂国产化进程注入强大动力,填补了行业空白,大大提升了学校在化工领域的影响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此前,吉林化工学院与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中石油公司吉林石化研究院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启了产学研用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之路。学校张吉波、刘治刚等教授科研团队于2024年7月18日顺利通过小试实验验收,进入了中试及产业化阶段。
近年来,学校着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了以服务石化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大化工”学科建设为牵引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全面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培育锻造新质生产力。学校将继续发挥高校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关键链接点优势,找准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聚焦区域战略布局,有效整合人才汇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源,全方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协同联动、同向发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助推提升区域整体实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学校科学技术处、石油化工学院负责人,项目研发团队主要成员,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和中石油公司吉林石化研究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初审:李瑶 复审:李超 终审:沈士彬)